[“凈網2020”網絡安全宣傳] 這些高考騙局又來了,家長和考生們一定要小心!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臨近
每年圍繞著高考,各地都會發生
一系列的虛假信息及詐騙
以前我們也都見過那種
某某某考生丟了準考證的謠言
那么,高考前后還有哪些騙局呢?
小蘇給大家梳理匯總了一下
一起來看看吧!
以免考生及家長在憂心忡忡或
高度緊張的狀態下
誤入謠言陷阱哦!
騙局一
高考“槍手”
不法分子通過QQ謊稱自己可以當“
高考槍手”,央視也曝光高考“槍手”替考利益鏈,給“槍手”5萬元可考上重點本科。但結局常常就是不法分子收到錢后就拉黑逃之夭夭了。
騙局二
偽造虛假查分網址
不法分子通過短信發送虛假查分網址,讓考生輸入
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銀行賬號等信息后,將這些信息記錄并販賣,或者根據這些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
查分的官方渠道只有一個,即考生所在省市教育考試院,可登錄其網站或官方微信等進行查詢。
騙局三
網絡銷售高考答案
不法分子通過制作釣魚網站,標榜“準確率最高”、“考完付全款”等誘惑信息并展示若干“用戶好評”。而在用戶與網站進行接洽后,網站常會以“預付訂金”的名義要求用戶付款,或是借傳送“樣題試卷”的名義向用戶發送病毒。
不要存在僥幸心理在網上購買所謂的考題答案,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同時,
購買考題答案本身也涉嫌違法,切勿嘗試。
騙局四
偽造虛假查分網址
騙局四 : 謊稱有“內部指標”或“特殊關系”
不法分子自稱是高校或招生辦某領導的熟人、親戚、朋友,有“內部指標”、“機動指標”、“高校自主招生指標”、“點招”等名額,稱有辦法“低分高錄”,或爭取到特長生加分,讓“二本”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重點院校,讓專科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本科院校,或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等,以此實施詐騙。
大家要知道,現在都是電腦錄取,考生分數沒到投檔線,根本無法提檔!
騙局五
混淆高等教育的不同類型
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學考試,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當前我國高等教育辦學大眾化、多元化發展形勢,
把普通高等學校與現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勢混淆。
比如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聲稱只要肯花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學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而是自考試點班、成教預備班或網絡學院。
騙局六
藝術生只要交錢保證錄取
藝術類招生種類繁多,投檔排序規則和操作程序復雜,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利用錄取持續時間長的特點,聲稱
只要交錢就可以從中運作“幫忙搞定”,或以“不交錢就不錄取”、“不交錢就退檔”威脅考生和家長,達到詐騙錢財的目的。
騙局七
冒充高校招生人員
由于軍隊招生與普通招生不一樣,包括政治考核、面試、體格檢查等多重環節,而且歷年招生形式會有一些變化,不法分子更容易借此機會,混淆視聽。比如
打著軍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費生”、“國防生”的幌子,甚至通過偽造軍隊公文公章,冒充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許諾教育部門認可學歷、畢業后一律安排到部隊工作等。
騙局八
打著“補錄”的旗號行騙
利用大家不熟悉招生程序,不法分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證錄取”,公開叫價。實際上,
省市教育考試院會進行網上公開征求志愿計劃,不會私下打電話。
還是那句話,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省市教育考試院、教育部、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等)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認準權威渠道發布的信息。
騙局九
偽造錄取通知書
不法分子通過郵局,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事先打入銀行賬戶內。
有些學校會在自己的招生網上公布錄取考生的通知書信息,再不然,可以電話咨詢被錄取的院校。
切勿相信自身沒有報考的院校所投遞來的錄取通知書。
騙局十
謊稱提前發放學金
不法分子自稱為教育局工作人員,可以
對困難考生或者成績優異考生提前發放助學金,再不領就要過期,然后不法分子指揮受害人ATM機轉賬。
如何防范?注意這七點
1、考生收到錄取信息確認表或錄取通知書后,應登錄市教育考試部門網站或主動撥打教育考試部門電話核查,也可到區招辦查詢自己的錄取信息。
2、可向教育主管部門了解學校的辦學資質、招生資格等,如有條件也可以實地去參觀、查看學校的硬件設施和周邊環境,從多種途徑了解該校的師資力量和辦學成果。
3、如有招生人員聯系考生或家長,就要多留一個心眼,看前來招生人員的承諾是否與國家招生政策相悖,任何違背國家招生政策的承諾,都是不可能兌現的。
4、看收費,看是否存在高額收費現象。國家規定,嚴禁收取與錄取掛鉤的任何費用。凡是存在違反國家規定的收費行為,或者另行收取中介費、活動費的行為,都要認真考慮,謹防上當受騙。
5、我國高考實行“陽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計劃都向社會公布,所謂的“內部指標”都是騙局。
6、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所有招生計劃都是由國家統一下達并向社會公布,未經國家批準或者未向社會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
7、軍校招生無內部指標,也不可能計劃外擴招,更不會向考生和家長收取數萬、數十萬元的高額費用。
網警提醒
不論哪一種形式的詐騙
無外乎都圍繞一個“錢”字
所以凡是涉及錢財
考生及家長一定要高度警惕
遇到招生疑難問題
要通過正規渠道查詢核實
不要輕易將考生身份證號、
準考證號等信息交予他人
遭遇招生詐騙
要及時向招生機構和公安機關
舉報,維護合法權益
禹門已準桃花浪,
月殿先收桂子香。
愿各位考生在努力之余,
還要調整好心態,
戒驕戒躁,
戰出好成績!
素材來源:臨夏網警、江蘇網警
本文通過“一鍵轉發公眾號文章”功能發表
來源:梅州網警巡查執法
[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