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網2020”網絡安全宣傳] 梅州警方重拳出擊連續摧毀兩個“網絡水軍”團伙
網絡發帖本來是網民表達心聲,發表見解的一種形式,當然這其中不乏尖銳觀點和辛辣點評。然而,就有那么一小撮人在這方面動起了歪腦筋,把刪除網上那些負面信息當成了一門生意來經營,還美其名曰“網絡危機公關”,并且快速發展稱集群化、產業化的生態鏈條,搞的互聯網烏煙瘴氣。
針對上述“網絡水軍”行為,近期,廣東梅州警方深入推進“凈網”“安網”專項行動,先后偵辦了“李某非法經營案”和“葉某非法經營案”,成功打掉了兩個“網絡水軍”團伙,有力打擊了“網絡水軍”的囂張氣焰,還互聯網一片清朗天空。
網上發送大量虛假詐騙信息
你給錢,我能做
某國內企業利用QQ號向以李某打款3萬元,要求在國內各大網站平臺、論壇、貼吧、微博、微信、QQ、短信等各種渠道大量發布詐騙信息,內容如“歐美大牌女妝時尚潮流搭配,輕輕松松打扮”。李某等人接單后,帶領其“網絡水軍”團伙,將這條詐騙信息通過各種方式發出六千余次。
“水軍”團伙發布虛假信息和廣告
今年3月,梅州網警發現這起可疑線索后,對李某等人進行深入偵查。經深挖,以李某為首的“網絡水軍”團伙逐步浮出水面。該團伙的作案方式主要是:一是利用QQ群大量接單。李某等3名成員每人均有100多個QQ群。他們在所謂的“網絡公關”群里頻繁發布廣告,招攬生意。二是發送大量虛假詐騙廣告信息賺錢利潤。只要給錢,李某等人利用其購買或注冊的虛假網絡賬號,在各大網站、論壇、貼吧批量發布廣告。該類廣告要么為詐騙信息,要么帶有木馬、“后門”,客戶一點擊便“踩雷”。三是開展有償刪帖服務。該團伙承接博客、論壇、帖吧等網站應用的有償刪帖、沉帖、屏蔽負面信息等業務。接過來的“生意”,他們首先通過向網站管理員申訴的渠道申請刪帖,如若不成功或者遇到一些自己做不了的“復雜生意”,再通過QQ群發單給其他人來做,從中賺取差價。據統計,在李某團伙從業的10個多月里,非法獲利高達30多萬元。
目前,李某等3人已被梅州警方抓獲,并以涉嫌非法經營罪執行逮捕。
“網絡水軍”團伙通過QQ招攬、聯絡生意
成立科技公司拓展“網絡水軍”業務
商業化、流程化
葉某所在“網絡水軍”團伙注冊了“深圳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網上大肆招攬生意,與對方簽訂的合同內容是幫助網絡宣傳推廣,實際則是按照客戶要求,幫助其刪除網上出現的負面信息,從中獲利豐厚。
“網絡水軍”公司在網上招人
今年7月份,梅州警方偵察發現,該公司與一家醫藥公司簽訂了總價10萬元的“網絡推廣”合同。經深入偵查后,梅州警方在深圳市龍崗區一舉抓獲了葉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扣押涉案物品一大批,查獲有償發布和非法刪除的帖文、博文等上萬篇,核實非法獲利近80萬元人民幣。
據主要嫌疑人葉某交代,由于刪帖業務量與日俱增,其索性在2017年成立了深圳xx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網絡推廣”名義拓展公司業務,與一些服裝、醫療、食品、醫藥等公司簽訂長期“網絡品牌優化”合同,能夠開具合法發票、公對公轉賬交易,為刪帖披上了貌似合法的外衣。該公司接受的業務有三類:一是刪除有關產品質量投訴的網頁或帖子。特別是百度搜索到的負面新聞,是該公司主要業務來源;二是發帖“捧客戶、黑同行”。使用的手段是批量發布虛假帖子引導用戶評論,抬高客戶產品或服務,貶低競爭對手。三是開展“應急網絡公關”。當客戶的不當行為或產品質量問題在網上演化成熱點事件后,該“水軍”公司發布大量“灌水”帖子,對網友意見、觀點進行批判或維護,達到混淆視聽、虛假宣傳效果,以此逃避客戶的責任,降低事件影響力。
目前,主要嫌疑人葉某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提起訴訟,其余3名嫌疑人均作治安拘留處理。
警方提醒
1、網民要理性看待網上輿論。網絡上的信息紛亂復雜,網民要學會分析判斷,辨別真假,對一些新聞或事件在未經證實的狀況下,不能人云亦云,盲從盲信,要理性看待,否則極有可能為心懷叵測的個人或機構所利用。
2、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任何違反國家規定,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刪除信息服務,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通過信息網絡有償提供發布信息等服務,擾亂市場秩序,屬于非法經營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予以嚴厲打擊。
本文通過“一鍵轉發公眾號文章”功能發表
來源:廣東網警
[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