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山歌大師彭強] 中國音樂家、山歌大師彭強簡介
彭強, 生長于山清水秀的中國廣東梅州五華。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廣東省聲樂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廣東省合唱協會會員、中國廣東省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廣東省梅州市山歌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梅州市書法家、音樂家、戲劇家協會會員、著名山歌大師、資深音樂人、聲樂教師。先后師從中國著名客家山歌王張振坤、著名聲樂教育家尤永根教授、著名作曲家鄭秋楓、雷雨聲教授、著名二胡演奏家劉鳴鐘教授學習山歌、聲樂、作曲、二胡。多年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廣東省及東南亞文藝舞臺,先后榮獲中國廣東梅州90中秋山歌節山歌擂臺賽乙組冠軍、中國廣東省舉辦的六省山歌邀請賽即興山歌擂臺賽一等獎、八省優秀客家山歌、曲藝邀請賽山歌擂臺賽斗歌銀獎、中國廣東省古風新韻唱小康山歌擂臺賽金獎、中國(梅州)首屆國際山歌節山歌比賽金獎,中國廣東省第四屆群眾戲劇花會編曲金獎、廣東省民間藝術匯演編曲金獎、廣東省第五屆群眾音樂舞蹈花會編曲銀獎、廣東省首屆民歌會民歌演唱比賽銀獎、第四屆中國(梅州)國際客家山歌文化節山歌擂臺賽“山歌大師”榮譽稱號、梅州市第九屆梅花文藝獎、第十三屆“中華之春·中國民族歌曲演創大獎賽”金獎、銀獎、《放歌中華--全國大型音樂展評》銅獎等四十多個獎項。
彭強在提升自身藝術造詣同時還積極培養新人,多年來先后培養了一大批學生考入中國各大藝術院校,2006年至2009年先后五次應邀參加新加坡客家歌謠演唱觀摩會擔任觀摩賽評委及主唱嘉賓,并在南洋客屬總會作了客家山歌的傳承與發展的講座,接受了新加坡國際廣播電臺“藝術天地”及958中文臺專訪,后又應邀先后在新加坡豐順會館、茶陽(大埔)會館、黃氏公會、馬來西亞民謠研究會、馬來西亞新山公會、居鑾客家公會舉辦山歌、五句板、聲樂培訓班及各類演出活動,被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等會館聘為:促進新加坡客家歌曲中央協調秘書處藝術顧問;新加坡第四屆客家歌謠節工委會顧問;新加坡豐順會館客家歌唱團聲樂老師;新加坡茶陽(大埔)會館客家歌唱班客卿指導;新加坡應和會館客家歌曲班顧問。2012年11月應聘擔任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廳主辦的“中國(鳳崗)廣東省客家山歌擂臺賽”評委。為傳播和發展客家文化、聯絡僑情、鄉情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由彭強作曲的藝術歌曲代表作《長安月·大唐情》(陳道斌詞)入選入編《共和國60周年優秀詞曲精選》,《外婆的秋千》(黃淑子詞)、《秋》(張曉娟詞)分別榮獲“中國民歌十大金曲·金”獎、“中國民歌精品·銀獎”。此兩首歌曲已收入《中華之春·中國民族歌曲選粹(十三)》暨“中國民族歌曲演創大獎賽”指定演唱歌曲。《梅州客家》(龍遠開詞)入選“唱響我家鄉的歌”全國首屆我的家鄉多么美原創歌曲作品集,由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CD、DVD)。
多年來,彭強被政府及上級部門先后授予廣東省優秀音樂家、客家山歌師、山歌大師、梅州市優秀青年知識分子、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梅州市優秀宣傳工作者、五華縣十杰青年等光榮稱號。
來源:http://pengqiang.wuhuas.com/?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