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法》明確提出,采取措施提高全社會的網絡安全意識和水平,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促進網絡安全的良好環境。
近年來,廣東網警牢固樹立“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的理念,堅持走好網絡治理群眾路線,打好網絡治理人民戰爭,充分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網絡社會群防群治。
大力加強對群眾的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
首先,大力加強對群眾的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堅持網上網下相結合,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提升群眾網絡安全意識。特別是去年的“安網2016”專項行動中,同步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工作。除了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站等媒體傳統媒體宣傳報道“安網”行動戰果和安全防范知識外,還積極開展網絡在線訪談、微視頻播報,制作了10余部公益動畫廣告在全省21個地市地鐵、公交、城市廣場大屏上投放,將網絡案件制作成漫畫在網站、論壇、微信、微博上進行連載。年底,還組織開展了“安網2016”專項行動戰果發布會暨網絡安全宣傳主題日活動,省公安廳新聞發布會主會場及21個地市公安機關網絡安全宣傳分會場同步開展活動,全省約有8萬群眾參與活動,廣東電視臺進行了全程直播,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著力構建多層次的網絡群防群治隊伍
其次,著力構建多層次的網絡群防群治隊伍。圍繞“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主題,積極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網絡社會治理,深層次打造廣東省網絡社會的“朝陽群眾”。依托微信群、QQ群等,將散落在社會各個角落的群眾匯聚在一起,破解了現實社會時間空間的限制,筑起了一道無形的網絡防火墻。目前,全省已發展“輿情引導員”(網絡輔警)、“網情聯絡員”(單位、行業聯絡員)和“網絡志愿者”(熱心網民)等群防群治力量上萬人,在有害信息發現、違法犯罪線索處置、警示信息轉發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在2016年的網絡違法犯罪警情發現方面,群眾舉報的比例達10%左右。
《網絡安全法》的正式實施,為網絡社會群防群治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保障。廣東網警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走好網絡社會的群眾路線,著力推動形成“黨政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共治”的網絡社會綜合治理創新格局,為實現全省網絡社會秩序根本好轉做出新的貢獻。
本文通過“一鍵轉發公眾號文章”功能發表
來源:廣東網警
[
閱讀原文]
編輯:五港小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