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請問是xx書記嗎?我是xx學校的校長,我們學校要裝修,你有做裝修工程的親戚朋友介紹嗎?”
接到這樣的電話,是不是覺得好事找上門來了?如果你答應下來,并將對方留下的聯系方式告知自己做工程的親友,你的親友就可能按照對方的要求,幫忙購買所謂的“消毒液”并代付款項,最終損失慘重。
2017年6月以來,梅州市大埔縣就連發多起此類電信詐騙案,導致多名受害人共計損失20余萬元。
騙子利用熟人行騙屢得手
7月12日上午9時許,事主張先生接到岳父的電話,稱要介紹某學校的裝修工程給他,并將“校長”的手機號碼發送給了張先生。既然是岳父介紹的活,張先生自然深信不疑,趕緊打電話與“校長”聯系。
電話那頭的“校長”稱學校要裝修,如果有意愿做的話可以給他做。張先生聽了這番話后滿心歡喜,在對方許諾會給其一些好處費后,更是一口應承對方提出的讓他“幫忙買10箱某牌消毒液(1箱消毒液20瓶,共3800元)帶去學校”的要求。但他不知道哪里有該品牌的消毒液賣,“校長”便“熱心”地提供了“銷售員”的聯系電話。
13日12時許,張先生與“銷售員”取得了聯系,“銷售員”稱款到即發貨,讓張先生將10箱消毒液的錢共計3.8萬元轉入他提供的賬戶。張先生想到這事是自己岳父介紹的,沒有多想便按其要求將錢轉入該賬戶,認為等貨到就可以開工了。
張先生告知“校長”已將全款打入賬戶后,對方又稱另一所學校也需要裝修,想麻煩他再順帶購買15箱消毒液。張先生二話沒說,又將15箱消毒液款共計5.7萬元轉入“銷售員”賬戶。
見張先生沒有起疑,“校長”便再次獅子大開口,提出再幫另一所要裝修的學校購買20箱消毒液。由于資金有限,張先生最終又向“銷售員”支付了5箱消毒液共計1.9萬元的款項,并獲得了“貨將于數小時后送到”的承諾。
到了約定時間,張先生久等不見消毒液送來,打“校長”和“銷售員”的電話卻打不通了,這時張先生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
同樣的戲碼,同樣的橋段,致大埔多名群眾蒙受損失:6月28日上午9時許,事主鄧某被叔叔介紹的“校長”騙走7600元;6月28日上午10時許,事主楊某被騙4萬元……
撥云見日偵查終見底
接連發生類似案件引起了大埔警方的高度重視,該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房春鳴要求刑偵、網警等部門要從維護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出發,迅速成立專案組對該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最大限度地為人民群眾挽回損失。
由該局刑偵、網警等部門精干警力組成的專案組立即圍繞嫌疑人活動和作案軌跡,分頭奔赴河源、深圳、東莞、韶關、茂名等地全面開展案件偵查工作。依托警務實戰化和大合成作戰,通過連續10多日的追查,警方最終查明一系列案件系以茂名化州籍男子何某蘇、王某雄為首的團伙所為。
詐騙手段解析
他們通過非法途經獲得受害人的聯系方式等個人信息后,進行明確分工,分別扮演“校長”“科長”“站長”(銷售員)等不同角色,通過隨機撥打電話的方式與當地較有威望的人取得聯系,拋出“學校需要裝修”的誘餌誘使他們上鉤。待其出于好心將“工程”介紹給受害人后,再以幫忙購買貨到付款的消毒液為由,騙取受害人通過銀行或者微信轉賬支付購買款項后即失聯,并將贓款轉至事先準備好的多張銀行卡取現,達到詐騙目的。
兩地警方聯動將電詐團伙一鍋端
嫌疑人確定了,但如何成功抓捕他們卻成了擺在專案偵查民警面前的一個難題。由于他們是團伙作案,必須實現同一時間抓捕,以避免打草驚蛇,驚動其他嫌疑人潛逃。為此,專案組派出一組民警會同梅州市公安局有關部門專程前往800公里外的嫌疑人戶籍地——茂名化州市,在當地警方的幫助下,對他們的落腳點進行一一排查,全面掌握了嫌疑人的活動規律等情況。
根據反饋的情況,兩地警方制訂了周密的抓捕方案,并將行動時間初步定在7月15日晚。為打一個圓滿漂亮的抓捕仗,大埔警方抽調了多警種20多名警力遠赴茂名化州市,與前期到達的民警會合。為防止引起嫌疑人起疑,專案組民警有意選擇嫌疑人所在鄉鎮的臨近鎮進行蹲點,并繼續與當地警方推敲行動細節以確保萬無一失。當晚深夜,正當大家摩拳擦掌準備動手時,前方傳來不利于抓捕的消息,抓捕行動隨即取消,但專案組民警仍密切關注著嫌疑人的動向。
7月16日凌晨,抓捕時機成熟,大埔公安局黨委委員鄔德輝和掛職副局長卓勝軍帶領指揮專案組與當地警方50多人聯合組成的5個抓捕小組,分頭直撲嫌疑人落腳點,成功將6名目標嫌疑人抓獲歸案。同時,查獲手機10部、銀行卡23張、涉案資金1.3萬元。
經審訊,何某蘇(31歲)、王某雄(36歲)、張某(26歲)、余某勝(29歲)、張某建(36歲,以上均男)、謝某燕(女,33歲,均茂名化州市人)等對冒充學校校長以介紹裝修工程為幌子要求幫忙購買消毒液,誘使省內各地受害人向指定賬戶支付款項實施詐騙騙取4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犯罪嫌疑人落網
民警提醒
市民接到外地口音打來的不明電話時要多留心,謹慎與家人商量或者向知情人核實,以免被詐騙分子“當槍使”。不管何時何地,在沒掌握對方底細前切勿輕信其承諾,更不要向陌生人支付各種名目的錢款以免上當受騙。
本文通過“一鍵轉發公眾號文章”功能發表
來源:平安梅州
[
閱讀原文]
編輯:五港小編1